天津会展中心家具展 | 整装浪潮下的突围之战:中国定制家具行业的三大破局策略
天津会展中心家具展了解到,随着消费模式的转变,国内家具市场已从传统的成品家具时代迈向全屋定制时代。定制家具是根据客户房间的尺寸、形状及个性化需求进行设计、生产和安装的家具产品,涵盖衣柜、橱柜、书柜、床等多种类型,旨在满足客户对家庭生活配套家具的多样化需求。其核心优势在于最大化利用空间、满足个性化设计需求,并确保家具与整体家居风格的协调性。
定制家具行业的发展现状
天津会展中心家具展了解到,近年来,中国定制家具行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。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,推动了消费者对居住空间个性化和功能化需求的持续攀升。这一增长趋势背后,既有80/90后消费主力军对“家文化”的深度重构,也得益于智能制造技术的突破——例如,3D云设计平台可在72小时内完成设计出图,柔性化生产线将交付周期缩短至25天。
在消费端,新生代用户呈现出三大显著特征:一是小户型空间优化方案备受欢迎,62%的消费者愿意为每平方米增加500元预算;二是场景化定制成为新趋势,适老化改造订单量年增长率达120%;三是颜值经济的驱动下,轻奢风和新中式风格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28%和19%。在供给侧,头部企业通过“数字孪生工厂”将材料利用率提升至94%,AI量房系统的误差控制在±3mm以内。
政策层面,《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》推动环保板材的使用率提升至68%,而精装房政策催生了B端批量定制的新赛道。目前,市场已形成三大梯队:以欧派、索菲亚为代表的头部品牌占据35%的市场份额;区域型企业加速在三四线城市的渗透;互联网定制平台凭借线上流量优势迅速崛起。
根据2024年半年度报告,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42.3亿元,同比增长3.9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.6亿元,同比增长13%。索菲亚在报告中指出,2024年上半年,家具产品销售受到国民经济景气程度和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影响,整体市场消费乏力,消费者信心略显不足,定制家具企业的经营环境面临短期挑战。然而,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善、房地产市场的潜力释放以及存量旧房翻新需求的逐步释放,定制家居行业预计将恢复稳定增长。
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,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。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渐饱和和竞争的加剧,欧派家居积极布局海外市场,以扩大市场份额并提升销售额和利润。近年来,欧派家居在海外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效,2023年海外渠道实现营业收入3.2亿元,同比增长46.5%。根据2024年上半年数据,公司外贸渠道营收增长27%。截至2024年6月底,欧派在全球范围内的直营店和经销商展厅数量已超过8300间。
值得关注的是,整装模式正在重塑产业生态。例如,欧派推出的“橱柜+家电+软装”套餐使客单价提升了2.3倍;尚品宅配与智能家居企业共建生态联盟,实现全屋智能联动。
行业面临双重挑战,破局关键在于三个方面
站在产业转型的十字路口,定制家具行业面临双重挑战。一方面,同质化竞争导致价格战频发,部分企业毛利率跌破28%的警戒线;另一方面,跨界竞争者不断涌入,家电巨头通过智能家居入口抢占流量,装修平台则凭借设计资源切入全屋定制领域。破局的关键在于以下三个方面:
制造端:加快工业4.0改造,构建C2M反向定制能力,以更好地满足个性化需求。
服务端: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,将客户复购率从行业平均15%提升至30%以上。
生态端:突破传统家居边界,与智能硬件、物联网平台实现数据互通,形成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。
在这场变革中,能够实现“设计即生产、服务即营销”的企业将掌握下一轮竞争的主动权。
中国定制家具行业的转型趋势
天津会展中心家具展了解到,中国定制家具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。前端消费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圈层分化:高净值人群偏好进口实木整装,中产阶层青睐性价比高的板材定制,而租房群体则催生了可拆卸模块化产品的需求。在中游制造领域,分布式制造网络逐步替代集中式工厂,3D打印技术也开始应用于异形构件的生产。渠道变革尤为显著,直播带货推动线上成交占比突破22%,VR云展厅使到店转化率提升了40%。
未来三年的三大趋势
未来三年,定制家具行业将呈现以下三大趋势:
县域市场成为新增长极:预计下沉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5%。
整装大家居模式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:TOP5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有望突破45%。
环保技术壁垒加剧洗牌:无醛板材认证企业将占据60%以上的市场份额。
天津会展中心家具展了解到,在这场家居产业的变革中,能够融合数字技术、深耕场景创新、构建生态闭环的企业将成为最终的赢家。
来源:中研网